金昌方泉沙漠茶被认定为金昌市非遗工坊-沙漠茶(白刺果炮制)工坊
沙漠白刺果,性温,味甘,微咸酸,含多种维生素、19种氨基酸、黄酮类、生物碱以及锌、锰、硒等21种微量元素,食用药用历史悠久,是传统的中药,蒙药和维药等。用于增强免疫,防治流感,润肺止咳,利尿通便,安神,缓解痛经和前列腺炎,解酒护肝等,具有催乳,降三高,抗寒冷抗缺氧抗疲劳等作用。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的居民,自古就用沙漠白刺果食补食疗和养生。
古代,蒙古族称白刺果为哈密麻,哈密麻格等。汉族称其为“酸胖”。《乾隆镇番县志》记载“哈密麻,番名,本草无。形似枸杞而小,色黑有核,性最熟,味甘咸。可和麦作炒面,胃寒者煮茶食之,每效”。 清代《镇番遗事历鉴》记载“白刺柴……其果色赤,剔透晶莹,直似玛瑙。食之酸甜可口,俗名酸胖。晾干入药,清热解毒,祛除风寒,诚良药也”。
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民间用白刺果食补食疗方法有酸胖汤,酸胖粥,炒面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搜集整理民间传统医药,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整理出版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记载:“感冒:白刺果1~2两,水煎热服(群众称“酸胖汤”)
民间中医将成熟的熟果采摘→晾晒干果→常温发酵→拣选→清洗→高温发酵→膨化→碾制→烘干→成品等工艺流程,将白刺果炮制制成茶,使其功效得到增强和扩展,而且饮用方便。白刺果炮制技艺(甘肃省非遗)以师承家传的方式世代传承。《本草纲目》对此没有记载。
沙漠茶,是秉承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民间食补食疗养生传统,以世代传承的白刺果炮制技艺(甘肃省非遗)为基础,用沙漠白刺果炮制而成。其原料无污染,产品不含任何添加剂。荣获甘肃省首届中医药产业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广州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金昌市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甘肃省农业农村创业创新项目优秀奖,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入围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