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千滚水,就是反复烧开或长时间烧开的水。
从小就听奶奶说,千滚水对身体不好,不能喝。这是千百年来,先辈们无数次实践经验的总结。
然而,有专家和机构说:多次烧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远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的标准,不用担心“亚硝酸盐中毒”,可以饮用。
按专家和机构说的说法,先辈们千百年无数次的实践经验是错的,千滚水能喝。事实真是这样吗?
千滚水对身体不好不能喝,是千百年无数次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不仅仅是因为千滚水中亚硝酸盐偏高,更主要的是千滚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含量低,不宜长期饮用。
人体是由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存在于地壳表层的90多种元素均可在人体组织中找到。人体中的各种元素,除了碳、氧、氢、氮等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以外,其余元素统称为矿物质。其中钙、镁、钾、钠、磷、硫、氯等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大于万分之一,称为宏量元素。铁、铜、碘、锌、锰、钼、钴、铬、锡、钒、硅、镍、氟、硒等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小于万分之一,被称为微量元素。
矿物质和维生素一样,是人体必需的、无法自身产生和合成的。人类每天都需要摄取一定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来维持机体的平衡,保障人体健康。 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很少,但作用不可低估。没有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酶的活性就会降低或完全丧失,激素、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和代谢也就会发生障碍,人类生命过程就难以继续正常进行。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所含微量元素的多少与癌症、心血管疾病及人类的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
构成人体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无论是来自于食物还是饮水,最终都是来自于水。正常人成每日需饮水量约为1500~2000毫升。自然界的水,流经山川平原和江河湖海,溶解了自然界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包含有自然界的几乎所有的化学元素。我们所说的饮水,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水”,而是溶解了的自然界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汤”,是大自然为我们调制的“汤”。这个“汤”为我们身体提供必要和充分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保障我们身体正常运转。
众所周知,烧水的过程中,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发生反应而沉淀。烧水壶里的水垢就是它们形成的。水持续烧开的时间越久或反复烧开的次数越多,沉淀越多,水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就越少,成为俗称的“寡水”。长期饮用这种“寡水”,不但不能充分补充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还会稀释带走人体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从而会导致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代谢紊乱,人体系统功能紊乱,产生多种疾病,甚至危机生命。先辈们说千滚水不能喝,是经过千百年无数次实践经验的总结,决不是危言耸听。
同样的道理,经过精过滤的水、成品桶/瓶装水和千滚水一样,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低,不宜经常饮用。
精过滤的水,特别是反渗透和超滤膜过滤的水,里面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大大减少,成为“寡水”。长期饮用,对健康危的害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保持成品水的商业稳定性,成品桶/瓶装水都是经过精密过滤,尽可能多地除去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寡水,而且有的还有添加剂。这种水看似干净,放置三个月半年也不会坏。但反过来说,这种水连生命力极强的微生物都无法成活,对人体还会有益吗?
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也是饮水问题。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古人出远门之所以要带一包家乡的泥土,思乡情结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为了防治水土不服。由于不同地域的水土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一样,当人们出远门到了外地,由于当地水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与家乡的不一样,饮用后就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肠胃不适、呕吐等水土不服的症状。这时候用家乡的泥土泡水饮用就会减轻症状,过一段时间,身体才会逐步适应当地的水土。
现在,水的污染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几乎所有的家庭和单位,都饮用加工过的纯净水、成品桶装瓶装水。家里和办公室都安装过精密滤器,做饭饮水都是精过滤水……似乎水越干净越好。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相比较水污染,“寡水”的危害同样不能忽视。
很多单位和生活小区,都安装了饮水机。饮水机中的水反复烧开或持续在高温状态下,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在高温下与二氧化碳起反应,生成沉淀析出形成水垢,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大大减少,成为寡水,不宜长期饮用。
各种饮料,无论是碳酸饮料还是乳饮料和果汁饮料等,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水处理,来除去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提高饮料的稳定性。这种缺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饮料也是不宜长期大量饮用的。
**的饮用水,应该是将天然水(符合饮用水标准的井水,泉水以及自来水等)直接烧开后饮用。除非情况特殊,尽量不要饮用千滚水,精滤水和桶装瓶装水,也不宜长期持续饮用各种饮料来代替饮水。
可以做个有趣的实验,来验证千滚水中矿物质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低:
拿2小包沙漠茶(约4g/包),800毫升的烧水壶,两个600毫升茶壶。
**个茶壶,用烧水壶接500毫升左右的自来水,烧开后立即冲泡一袋沙漠茶。
第二个茶壶,用烧水壶接700毫升(考虑到蒸发)左右的自来水。烧开后,每隔2分钟再烧开一次,反复烧开6次,然后用其中500毫升水冲泡一袋沙漠茶。
待两壶茶汤颜色一致时,品尝它们的口感。你会发现两壶茶的味道相差很大,第二壶茶与**壶茶相比,有特别明显的酸涩味。这是因为反复烧开的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低的原因。
沙漠茶,**用天然水(符合饮用水标准的井水,泉水以及自来水等)烧开后用茶壶冲泡。千滚水,精滤水和桶装瓶装水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低,冲泡沙漠茶会有明显的酸味,风味欠佳。
反过来,用沙漠茶可以判断水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的高低。将一小袋(4g左右)沙漠茶,用500毫升水冲泡,充分溶解,如果茶汤有酸味,就说明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低。如果没有酸味或酸味很微弱,说明水质接近于自然水。
你不曾了解的沙漠风情
刺果沙漠茶
(西北沙漠白刺果炮制)
来自西北沙漠 源于健康传统
沙漠茶 让生命的顽强滋润心田
白刺果沙漠茶
沙漠茶,是秉承西北戈壁沙乡食疗食补养生传统,用西北沙漠白刺果炮制而成。荣获广州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甘肃省首届中医药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金昌市首届旅游商品大赛银奖,甘肃省农业农村双创优秀奖,金昌特色旅游产品银奖等。
适宜人群
适合所有人群饮用。让生命的顽强滋润心田,生活充满活力。
沙漠茶的特点
1、沙漠茶是果子
普通茶叶是茶树叶子,沙漠茶是果子。
2、天然本真的品质
沙漠茶的原料来自于西北沙漠,在生产过程中除了水和空气,不使用任何其他配料和添加剂。固守天然本真的品质。
3、沙漠茶对水质敏感
沙漠茶对水质敏感,不同的水质冲泡,口感风味不同。沙漠茶宜用天然水,煮沸后,用茶壶冲泡或煮饮。
精过滤水、千滚水和成品桶/瓶装水等,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低或有添加剂,冲泡沙漠茶会有微弱酸甜味。
4、所有人群都可饮用
《甘肃府县志.乾隆镇番县志》第三十一页对白刺果的描述:药类 “哈密麻,番名,本草无。形似枸杞而小,色黑有核,性最熟,味甘咸。可和麦作炒面,胃寒者煮茶食之,每效”。其中所说的“性最熟”,既没有副作用,没有禁忌,所有人群都可以食用。
沙漠茶的日常饮用方法
冲泡方法:沙漠茶对水质敏感,水质不同口感风味不同。沙漠茶宜用天然水(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井水或泉水等)煮沸后,用茶壶冲泡。精过滤水、千滚水和成品桶/瓶装水等,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低或添加剂,冲泡沙漠茶有微弱酸甜味。加蜂蜜或糖,风味更佳。
冲泡用量:1升茶壶用约2克(36粒),普通杯用约0.5克(9粒)。可根据需要增减用量。量大时会有白刺果的天然酸味。加蜂蜜和糖,口感风味更佳。
沙漠茶特殊饮用方法
着凉或其他特殊情况饮用时,需加大用量,把沙漠茶泡浓或煮至汤色暗红,趁热多饮,会发热发汗,注意休息。可以加蜂蜜或糖。
温馨提示:
饮酒时可将1小袋沙漠茶溶于100mL酒中,溶解充分再饮用,解酒快。可反复冲泡。饮酒时或饮酒后,饮用浓的沙漠茶,有助于快速解酒。
白刺果小知识
★白刺属(NitrariaL.)属于蒺藜科(Zygophyllaceae),分布于荒漠沙丘和盐碱地,耐盐碱耐干旱,是防风固沙,改良盐碱地的优良植物,全世界共有12 种,我国有唐古特白刺、西伯利亚白刺、盐生白刺等8种。
★民间对白刺果的分类,以生长环境为依据。
在沙漠里匍匐生长的唐古特白刺等称为酸胖
在盐碱地竖立生长的西伯利亚白刺等称为卡密。
古代,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的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把白刺果称作哈尔麻格,哈密麻,哈日莫格等。汉族称其为“酸胖”。《甘肃府县志.乾隆镇番县志》第三十一页,药类:“哈密麻,番名,本草无。形似枸杞而小,色黑有核,性最熟,味甘咸。可和麦作炒面,胃寒者煮茶食之,每效。”清代镇番学者谢树森的《镇番遗事历鉴》中记载:“另有一种谓之白刺柴……其果色赤,剔透晶莹,直似玛瑙。食之酸甜可口,俗名酸胖。晾干入药,清热解毒,祛除风寒,诚良药也。”
从中可以看到,至晚在300多年前的清雍正王朝前期,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的居民,就普遍把沙漠白刺果用做药食两用的天然药物,做炒面或煮茶,以治疗胃病,防治风寒感冒和流感等。《本草纲目》对此没有记载。
《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刺,别名酸胖、哈尔马格、唐古特白刺
来源:蒺藜科白刺属植物甘青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r.以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采收,晒干。
性味:甘、酸,温。
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安神,解表,下乳。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感冒,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或研末泡酒服。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是中国科学院甘肃省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沙漠研究室编著的本草类中医著作。在其第538页记载白刺果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感冒,下乳的功效。用“酸胖汤”(沙漠茶)治疗感冒是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交汇处的民间传统。
世代繁衍生息在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的居民,自古就用沙漠白刺果食补食疗和养生,她静静地滋养呵护了一代代戈壁沙乡人。方泉白刺果沙漠茶,就是秉承此民间传统,用沙漠白刺果炮制而成。荣获甘肃省首届中医药产业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等。适合所有人群饮用。让生命的顽强滋润心田,让生活充满活力。
沙漠茶是对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的民间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努力让它惠及更多的人。您的信任和支持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您和家人的饮用将会让您全家受益。
参考资料
1、《甘肃府县志.乾隆镇番县志》
2、《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甘肃人民出版社 中科院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沙漠研究室 编
3、《镇番遗事历鉴》 清 谢树森
4、《全国中草药汇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内蒙古中草药》(蒙文) 689页
6、《白刺研究与开发》 索有瑞 著 科学出版社
7、唐古特白刺果实调节免疫、抗疲劳和耐寒冷作用研究 ·索有瑞 李玉林《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年.06期
8、唐古特白刺降血脂活性部位的药效学筛选研究 薛焱等 包头医学院基础学院,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9 、唐古特白刺果实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索有瑞 汪汉卿 食品科学 164 2004, Vol. 25, No. 7
10、 白刺果治疗急慢性咽炎临床研究 李立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9月第7卷第27期
11、白刺果实活性成分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齐敬浩 内蒙古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12、野生植物白刺果实的营养成分及其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 姜明等 营养学报 199 4(3):3 3 8-3 41
13、 唐古特白刺果实花色苷体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 白新明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 884-887.
14、白刺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胡端龙等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5、唐古特白刺果实多糖的提取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宋永朋 内蒙古大学 生命科学院
16、白刺果主要功能性成分极其功效研究进展 冯云子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17、一种白刺果全果及炮制方法和应用 专利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