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灿若繁星的古代文化遗址中,几乎找不出比三星堆更加神秘的了。 三星堆遗址距今大约有5000年至3000年,据勘测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在中华文化圈中并没有发现与此文明有关的记载。那么这个消失的文明是如何被找到的呢?
时间退回到1929年,四川广汉县的一位叫做燕道诚的农民一次在淘沟的时候,偶然地发现了一沟玉石器,约有三、四百件。正当这位四川老兄准备拿这些宝贝换点钱花的时候,被一位英国老兄出手拦下了。当地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派人前去保护整理,最后这些玉石器辗转交到了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的博物馆保管。
1934年,该馆馆长葛维汉和助理林名钧组成考古队,经政府批准,前往原地进行挖掘,收获出土文物六百多件。等到1986年,考古队再次出征,挖出珍贵文物一千多件,这些文物之精美、风格之诡谲,超出了人们当时的认知范围。
今年3月底,三星堆再惊天下,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中又震撼出土了黄金面具残片、青铜尊、青铜人像、青铜神树、玉器、金箔、象牙和海贝等重要文物500多件,其中的“黄金面具残片”最引入注目。这次发现的大金箔面具只剩下了半张,它的宽度约23厘米,高度约28厘米,厚度是0.2至0.4毫米,重量大约为280克,估计完整的面具的总重量应超过500克。与之前挖出的面具相比,新出土的这个黄金面具绝对是土豪级别的,看起来金光灿灿的,样子也更加拉风:大眼睛、高鼻梁、招风耳,耳朵上还有一个炫酷的耳洞。
三星堆出土的大部分文物与中原同时期的殷墟文物有很大的区别。那么三星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古老文明?它的文明到底来自哪里?是中原的,中亚的,还是史前文明或者外星文明?
三星堆文明有一个灿烂的黄金文化,但是那个时候的中原人很少使用金器。出土的“三星堆人”鼻梁高挺、眼睛奇大,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多打着耳洞,看起来异域风情真的很重,没有任何一丝中原人的气息,反而更像古埃及人。所以人们猜测他们是本土的外来移民,带来的是远古的跨国文明。甚至有研究者称他们就是外星人在地球的代表。因为有些青铜人像的样子实在是太奇特怪异了,有的眼珠外凸,就像螃蟹眼睛一样,大鼻子大嘴,加上兽形大耳,看起来还真像外星人。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上,眼睛都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有人认为古蜀人可能崇拜眼睛,这不禁让人想起古埃及的“荷鲁斯之眼”。“荷鲁斯之眼”是鹰头神荷鲁斯的眼睛,代表全能全知之眼,就是能够看透世间万物的眼睛。荷鲁斯是古埃及法老的守护神,法老图坦卡蒙的**层金棺上就有这只眼睛。古埃及人相信荷鲁斯的左眼具有复活死者的力量。
还有人猜测三星堆是史前文明留下的遗迹,因为出土的一些文物与《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内容高度吻合。
从黄金文化、异域风情、荷鲁斯之眼和史前文化几方面看,三星堆可能是另一个古老的文化体系,也可能是史前文明的遗迹。这些相貌奇特的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呢?这些千古之谜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都会一一解开。
你不曾了解的沙漠风情
刺果沙漠茶
(西北沙漠白刺果炮制)
来自西北沙漠 源于健康传统
沙漠茶 让生命的顽强滋润心田
白刺果沙漠茶
沙漠茶,是秉承西北戈壁沙乡食疗食补养生传统,用西北沙漠白刺果炮制而成。荣获广州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甘肃省首届中医药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金昌市首届旅游商品大赛银奖,甘肃省农业农村双创优秀奖,金昌特色旅游产品银奖等。
适宜人群
适合所有人群饮用。让生命的顽强滋润心田,生活充满活力。
沙漠茶的特点
1、沙漠茶是果子
普通茶叶是茶树叶子,沙漠茶是果子。
2、天然本真的品质
沙漠茶的原料来自于西北沙漠,在生产过程中除了水和空气,不使用任何其他配料和添加剂。固守天然本真的品质。
3、沙漠茶对水质敏感
沙漠茶对水质敏感,不同的水质冲泡,口感风味不同。沙漠茶宜用天然水,煮沸后,用茶壶冲泡或煮饮。
精过滤水、千滚水和成品桶/瓶装水等,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低或有添加剂,冲泡沙漠茶会有微弱酸甜味。
4、所有人群都可饮用
《甘肃府县志.乾隆镇番县志》第三十一页对白刺果的描述:药类 “哈密麻,番名,本草无。形似枸杞而小,色黑有核,性最熟,味甘咸。可和麦作炒面,胃寒者煮茶食之,每效”。其中所说的“性最熟”,既没有副作用,没有禁忌,所有人群都可以食用。
沙漠茶的日常饮用方法
冲泡方法:沙漠茶对水质敏感,水质不同口感风味不同。沙漠茶宜用天然水(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井水或泉水等)煮沸后,用茶壶冲泡。精过滤水、千滚水和成品桶/瓶装水等,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低或添加剂,冲泡沙漠茶有微弱酸甜味。加蜂蜜或糖,风味更佳。
冲泡用量:1升茶壶用约2克(36粒),普通杯用约0.5克(9粒)。可根据需要增减用量。量大时会有白刺果的天然酸味。加蜂蜜和糖,口感风味更佳。
沙漠茶特殊饮用方法
着凉或其他特殊情况饮用时,需加大用量,把沙漠茶泡浓或煮至汤色暗红,趁热多饮,会发热发汗,注意休息。可以加蜂蜜或糖。
温馨提示:
饮酒时可将1小袋沙漠茶溶于100mL酒中,溶解充分再饮用,解酒快。可反复冲泡。饮酒时或饮酒后,饮用浓的沙漠茶,有助于快速解酒。
白刺果小知识
★白刺属(NitrariaL.)属于蒺藜科(Zygophyllaceae),分布于荒漠沙丘和盐碱地,耐盐碱耐干旱,是防风固沙,改良盐碱地的优良植物,全世界共有12 种,我国有唐古特白刺、西伯利亚白刺、盐生白刺等8种。
★民间对白刺果的分类,以生长环境为依据。
在沙漠里匍匐生长的唐古特白刺等称为酸胖
在盐碱地竖立生长的西伯利亚白刺等称为卡密。
古代,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的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把白刺果称作哈尔麻格,哈密麻,哈日莫格等。汉族称其为“酸胖”。《甘肃府县志.乾隆镇番县志》第三十一页,药类:“哈密麻,番名,本草无。形似枸杞而小,色黑有核,性最熟,味甘咸。可和麦作炒面,胃寒者煮茶食之,每效。”清代镇番学者谢树森的《镇番遗事历鉴》中记载:“另有一种谓之白刺柴……其果色赤,剔透晶莹,直似玛瑙。食之酸甜可口,俗名酸胖。晾干入药,清热解毒,祛除风寒,诚良药也。”
从中可以看到,至晚在300多年前的清雍正王朝前期,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的居民,就普遍把沙漠白刺果用做药食两用的天然药物,做炒面或煮茶,以治疗胃病,防治风寒感冒和流感等。《本草纲目》对此没有记载。
《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刺,别名酸胖、哈尔马格、唐古特白刺
来源:蒺藜科白刺属植物甘青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r.以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采收,晒干。
性味:甘、酸,温。
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安神,解表,下乳。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感冒,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或研末泡酒服。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是中国科学院甘肃省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沙漠研究室编著的本草类中医著作。在其第538页记载白刺果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感冒,下乳的功效。用“酸胖汤”(沙漠茶)治疗感冒是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交汇处的民间传统。
世代繁衍生息在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的居民,自古就用沙漠白刺果食补食疗和养生,她静静地滋养呵护了一代代戈壁沙乡人。方泉白刺果沙漠茶,就是秉承此民间传统,用沙漠白刺果炮制而成。荣获甘肃省首届中医药产业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等。适合所有人群饮用。让生命的顽强滋润心田,让生活充满活力。
沙漠茶是对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的民间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努力让它惠及更多的人。您的信任和支持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您和家人的饮用将会让您全家受益。
参考资料
1、《甘肃府县志.乾隆镇番县志》
2、《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甘肃人民出版社 中科院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沙漠研究室 编
3、《镇番遗事历鉴》 清 谢树森
4、《全国中草药汇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内蒙古中草药》(蒙文) 689页
6、《白刺研究与开发》 索有瑞 著 科学出版社
7、唐古特白刺果实调节免疫、抗疲劳和耐寒冷作用研究 ·索有瑞 李玉林《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年.06期
8、唐古特白刺降血脂活性部位的药效学筛选研究 薛焱等 包头医学院基础学院,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9 、唐古特白刺果实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索有瑞 汪汉卿 食品科学 164 2004, Vol. 25, No. 7
10、 白刺果治疗急慢性咽炎临床研究 李立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9月第7卷第27期
11、白刺果实活性成分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齐敬浩 内蒙古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12、野生植物白刺果实的营养成分及其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 姜明等 营养学报 199 4(3):3 3 8-3 41
13、 唐古特白刺果实花色苷体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 白新明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 884-887.
14、白刺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胡端龙等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5、唐古特白刺果实多糖的提取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宋永朋 内蒙古大学 生命科学院
16、白刺果主要功能性成分极其功效研究进展 冯云子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17、一种白刺果全果及炮制方法和应用 专利文献